产品中心

人工智能
智能科技

如何评价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经典科幻电影《人工智能》(《AI》)?

发布时间:2024-04-20 09:05:09   作者:爱游戏手游中心   来源:爱游戏手游平台官网

  昨天重看了一遍,关于影片的煽情部分,终于淡漠了很多,更多的看到了一些之前没有看到的内蕴——

  作为库布里克未竟的遗作,围绕在这部电影身上的最大的命题一直就是:库布里克活着的话会拍成什么样?斯皮尔伯格到底是拍好了还是拍毁了?

  关于这个问题,虽然斯皮尔伯格式的煽情一直为影评人所诟病,但是我还是能看出来,库布里克那不死的幽灵仍萦绕在这部电影身上。

  这和我们观影的体验是一致的,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机器人大卫被抛弃之前的部分,库布里克的气质是根本掩盖不住的,无论是人物关系的设置、场景的调度、音乐的使用,都让我有一种老库未死的错觉。

  是的,简洁、冷冽。那是一种诡异而生硬的质感,在那个小小的家庭里,大卫是为了填补重病的马丁而存在的,而马丁居然回来了。只有库布里克才会把故事的重心放在挖掘这两个小孩子的关系上,貌似为了争夺妈妈的爱而吃醋,但却又有很深值得挖掘的:

  。大卫的被生产,是一个失去爱子之人的执念。而大卫的爱,却来自于设定好的程式,是可以批量生产的。

  是的,这是人类在爱的时候,身体层面所产生的变化。而这一切被通过程式被写入到机器里,被针扎时还会模拟出疼痛的反应。

  好电影的开头都是值得留意的,这部也不例外,关于机器之爱的一切,其实都反映在了故事的一开始。

  这台儿童机器人对「主人」的爱,可以永无止境,历久弥坚。但是这其中的原因呢?这份爱是怎么来的呢?

  很简单,程式的设定,片中的母亲莫妮卡念了七个单词,然后孩子的瞳子一瞬间亮了起来,然后他就开始疯狂地爱上了妈咪,

  机器之爱区别于人类之爱,最诡异的地方就在于,机器爱一个人,仅仅是因为程式的设定,而人爱一个人,则复杂得太多。哪怕这台机器拥有复杂的潜意识,无限接近了人类,但在这个故事里,

  。机器女人被设置为感受到了有人伤害她要模拟出疼痛的反应,她就只能做出这样的反应;大卫被设置为坚持不渝地爱,那么他就只能跨越两千年依然去爱。

  与之相呼应的,是机器屠宰场中那个朽坏的保姆机器人,到最后依然履行着自己保姆的职责,对大卫百般呵护,这难道不是一种所谓的

  这份机器之爱,与其说是纯粹无暇的,更不如说是虚无的爱。把人物关系设置为母亲与孩子,是一个灵巧而充满恶意的障眼法,那份被设定的、虚无的爱,放在孩子身上,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自私的显露。如果把故事设置为男女之爱,一个被抛弃了的机器人爱人,做出大卫一般的找寻,假使再纠缠在对方的身边,做出自私的举动,那么观众的观感恐怕就不是感动这么简单了。

  在整个故事内,人与机器的互动啊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回到大卫所在的那个小家庭,可以挖掘的关系,其实有好几重:

  这对母子之间,就如我上面所说的,感情是无本的。大卫的感情是被设定好的程式,虚无但永世不渝。而值得玩味的是莫妮卡对大卫的感情——

  她无疑是爱大卫的,这份爱一开始来自于对濒死儿子的爱,她认为儿子难以存活了,讲这份爱转移到了大卫身上。从她下定决心念出七个单词触发了大卫爱的程式;到她因为大卫为了讨好她撒上了香水,而第一次把儿子的影像重叠到了机器身上,拿出了儿子的玩具泰迪熊;再到她发现大卫给她写的充满爱意的信件……这份爱的逐渐加深,导致了她面对无解的局,没有选择去销毁大卫,而是选择在抛弃的同时依依不舍,让大卫躲避危险。

  人类的爱,可以因为一些简单的行为而触发。这是一种比念七个单词更高级的触发方式,但绝对不是无迹可寻的。

  通过莫妮卡对大卫产生感情的整个过程,我惊恐地发现,这种爱也是可以生产的,机器人小孩简单的行为,就能够导致爱的产生。或者说,机器之爱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类之爱有迹可循导致的。这一切导致了大卫可以批量生产。

  我想,在老库原本的设想中,为什么要搞出机器人舞男这个角色,恐怕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深化。机器的设计,本身就蕴含着对人类感情的洞察和愚弄——

  舞男在片中提到女人,一瞬间就会变成情圣,拿下任何女人都不在话下的样子。他长得帅气,擅于调情,更重要的是技术精湛,你说气人不气人。

  舞男明明是不具备爱的功能的。但是这个不懂爱的机器人,依旧通过他的程式俘获着一个又一个女人的欢心。这代表着,人类可以对不具备爱的程式的机器人产生爱的情感。

  遗憾的是,斯皮尔伯格并未在这个话题上再去拓展了,这也导致了这个原本处在主角地位的机器人沦为了配角。

  简简单单,但是把这说成是争夺在母亲那里的宠爱,却让我不太满意,这场竞争的开始,马丁明明在说:「我们试试看他会先到谁那儿?」

  这是在争夺一个老式玩具熊先到谁哪里去,其实和妈妈是无关的。他们两个是在竞争个高下,这个高下,看似两个小孩在争夺家庭地位的高下,其实衍生开来,却是人类对机器人对技术原生的恐惧。

  我是真人,你是机器。我是真人我骄傲。但当马丁发现机器人大卫比他长得高的时候,他又一次不平衡了:他们居然把你做的比我还高?

  这是人类最深切的恐惧,通过技术做出来的的东西,居然比人类本身还要强大。关于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恐惧,成为了科幻文学中历久弥新的母题之一。

  在这部片子里,所反映出的究极形态,即是机器人屠宰场。在这里,人们为了各种花式杀机器人而欢呼雀跃,甚至说,这种屠宰场的存在,变成了人类这种感情的泄洪口。

  是的,看上去是粗野无谓的,甚至有种虚张声势的滑稽。这种恶,驱使着马丁怂恿大卫拿着剪刀站在了母亲的床边。

  我们人类本身是独一无二的智慧生命,但机器的出现,动摇了这种独一无二。在这部电影中,人们都在惊叹,大卫做的真是真实,就像是一个

  而有趣的是,独一无二这个词却并未使用在人类身上,而是一直被用在了大卫身上。大卫在片中抓狂的那次,他砸碎了另一个大卫。

  这才是大卫第一次表现出他自己的感情,那份被设定的爱不是的,由这份爱衍生出的占有欲和对自己独特性的焦虑才是。

  在这一刻,大卫终于如同Dr. Know所言,在狮子流泪之处,变成了一个 real boy。

  两千年后的部分,一直是为人诟病的。尖刻的影评人们甚至说,这是斯皮尔伯格画蛇添足的,把一个深邃的故事变成了温情泛滥的电影。

  但根据我看到的资料来看,这是不对的。斯皮尔伯格所修改部分,仅仅是大卫最终从醒着看见母亲消失到自己也睡着了。故事大抵的脉络,依旧是依照库布里克的设定在运行的。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整个结尾的故事:2000年后,地球被冰封,人类灭绝了,神秘的来客从曼哈顿的冰层中救出了大卫,并出于对人类感情的好奇,满足了大卫的愿望,让莫妮卡复活了一天,母子二人在一起度过了美好的一天,然后莫妮卡永远睡去。大卫或者醒着睡着,故事结束了。

  而这其中的不同之处就值得玩味了,被安慰的主体,从一个人,变成了一台机器。大卫的被创造,是自己不可抗拒的,被写入了怎样的程式,他就做出怎么样的行为;而莫妮卡的这次复活,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复活,是神秘来客根据大卫的需求处理过的,莫妮卡在一整天内,似乎忘记了她现实中除了大卫之外的一切,大卫从未去考究,这个莫妮卡是真的复活来的,还是一个虚幻的程式。

  当年的莫妮卡,因为大卫的几个行为产生了爱这样的情感;而如今的大卫,又从这个不真实的莫妮卡身上获得了慰藉。

  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硝烟还未散去,又传来了Google出售波士顿动力公司(做出有点吓人的、被踹被踢还能维持平衡的机器狗和机器人的公司)的消息。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永不褪色的热门话题,在文艺界也不例外。而占舆论多数的态度还是对人工智能的未来的恐惧,影片《机械姬》是此类观点的代表(文末有影评链接)。也有另一种观点,是站在伦理和人类自我检讨的立场上的,其中一部著名作品是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

  这部电影改编自短篇故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有感情的机器男孩渴望得到妈妈的爱的故事。本片是大师库布里克的遗愿,斯皮尔伯格接手之后,将这部电影打造得更加通俗并充满感情(你也可以说俗套和煽情,但做得确实相当成熟),更加易得普通观众的青睐。其实核心的主题就两条:我们何以回馈机器人对我们无私的爱?面对生命短暂的我们,爱我们的机器人如何面对永恒的时间?

  都与爱相关,而主角是个孩子,选角和表演成为了这部电影的最大挑战。但海利·乔·奥斯蒙(Haley Joel Osment)以大大超出一个儿童演员的惊人水准,把这个名叫大卫的充满感情的机器人孩子铭刻进了每一个观众心里。

  机灵的好奇,炽烈的憧憬,痛苦的哀求,致命的绝望,无助的祈祷,千年的执着,倔强的努力,深情的注视,喜悦的泪水。光看这些截图都会眼眶一热,这双眼睛真的会说话,这个幼小的身躯里装载的是一个无比深情的灵魂。

  这不仅是十分的虐,更演出了机器人和人类之间无解的情感错位。他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你面前吓你一跳,他突然放声大笑让你心神不宁,他打搅你如厕让你尴尬万分,他乱吃东西把自己搞坏,他甚至应激反应障碍无意中伤害你的亲人。另一方面,他对你的爱是如此彻底,如此浓烈,如此毫无保留,有时让你甚至难以承受。更要命的是,他也渴求你的爱,这份沉重难以回馈。片中裘德·洛演的机器人也会爱人也很正直可爱,但他并不渴求爱的回馈,这个虐的程度就和大卫不能相比了。总之,他们与我们如此相像,但是与人相比,他们的性格是不健全的。但是同样和人相比,他们又是如此的正直、乐观、无私。这种扭曲感,正如如在惨白的假月光下,走向灭亡的保姆机器人给大卫哼着摇篮曲的一幕。斯皮尔伯格确实擅长这一手。

  另一大问题是时间,以及由此引申出的自我存在问题。50年长吗?对妈妈来说基本上就是一辈子了,但对大卫来说远远不够长。假设机器人是近似不朽的,我们作为有限的生命把它们造出来,最终必要把他们遗弃在这世上,注定无法承担这份“造物主”的责任。我们造一个机器扔在世上,我们不会愧疚,但遗弃大卫,我们谁都于心不忍。差别就在于大卫有了灵魂,就像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吃了禁果一样。这种“非我族类”,又拥有独立的灵魂的宿命就是,像亚当和夏娃一样被驱逐。处于被驱逐状态的独立灵魂们,除了像大卫一样渴望爱,还有更为普遍的对自我存在的认同需求。裘德·洛演的机器人乔最后说的“我存在,我存在过(I am, I was.)”以及暴怒的大卫喊的“我是唯一的”说的就是这一点。不过本片对此浅尝辄止,如果是库布里克应该会对这个方向更感兴趣。

  除了在一些方面浅尝辄止,本片的另一大缺憾是尾声的外星人部分。个人认为,这段完全可以砍掉,大卫在黑暗的深海中反复祈祷中结束影片就可以了。如果非要表现2000年的祈祷和最后的如愿,光用画面完全可以表达清楚,时长可以缩减一半,外星人的台词和更加冗余的旁白只会冲断这种情绪,实乃画蛇添足。

  有一个历史时期在科幻作品中类似这样的反思很多,人工智能这部电影选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切入点就是母子之间的亲情。

  昨晚电影频道播了一遍,看完后急急忙忙去豆瓣看了几篇影评,有几篇里提到了泰迪才是里面最可怜的:小David至少还能去争取莫妮卡的母爱,而泰迪熊就只能在旁默默守护。

  正是这个观点让我回想起电影里的一个细节:大卫和马丁比赛,同时呼唤泰迪,看泰迪会先去哪儿。结果泰迪一直犹豫着没动弹,当看到莫妮卡进来时,突然喊着“妈咪”,然后冲向了莫妮卡。

  依然从泰迪熊那个细节说起,我想在没有大卫和马丁的日子里,莫妮卡一定把泰迪熊当作自己母爱情绪的排遣,给他设定了程序,让他也像孩子一样爱自己,所以有了泰迪叫着妈咪扑向莫妮卡的情节。

  从这个情节可以推测出,莫妮卡是一个非常渴望爱的母亲。但是人类的爱是多么的微妙与复杂啊:爱不只是付出,有时也是场角力,你总得在付出与索取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大卫和泰迪做不到,作为机器人的他们只知道付出。

  当你倾其所有的爱给对方时,你的爱不仅显得廉价,甚至让人厌烦了。所以爱这场角力里,要时而示威,时而示弱,时而俯首称臣,却也要时而高高在上。

  所以马丁一定能赢,因为莫妮卡没有能获得他所有爱的自信,甚至在马丁面前,自己才是弱的那一方。

  受其中的酒保机器人阿瑟(这个名字莫名的就让我想起《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阿瑟 克拉克)的启发,对于人工智能这件事又有了新看法

  在家里,他怕失宠,所以会有主动示好关注的行为。比如给自己喷香水,学人类吃东西,信了马丁的鬼话大半夜去剪莫妮卡的头发……

  在martin的生日聚会上,因为几个比他高的男孩的欺负,他躲到马丁的身后,并在慌张中把他拉下了泳池。

  而克服恐惧的方法是什么呢? 自我觉察——在任何时候都去觉知你自己,去找到自己生气或者开心,焦虑或者放松的原因。

  大卫的设定程序就是他的宿命,只要莫妮卡照着说明书上的单词按顺序念出来,她的名字就会被烙在大卫的核心零件上,“毫无条件的爱” 程序启动。

  紫霞的宿命就是那把剑,能拔出那把剑的人就是她的意中人,这个条件已经存在太久了,以至于心理暗示也好,习惯也好,对于紫霞来说,已经逃不开。

  (换一个思路,假设紫霞在遇见至尊宝之前就遇到了喜欢的人,而那个人拔不出那把剑,后来又遇到了至尊宝,能拔得出那把剑, 这时候,系统就遇到了confusion,喜欢的人到底是哪个呢?)

  都是他们后来拥有执念的原因,(大概是人/机器 总要找到一个比自身强大的原因才能支撑自己走下去。)

  让我看哭的电影没几部,《AI》算一部,如果问原因,也许以后有空会认真写,不过我想谈的是它的结尾。

  普遍来讲,感动人的电影一般都用演员的演技张力表现,但斯皮尔伯格把感动上升到了整体情节,便大不一样。

  因为他知道在外星人的科技下,死去的人类只能唤醒一天生命,所以他拼命瞪大眼睛,尽可能多得记住母亲的样貌、动作……

  不得不说斯皮尔伯格在背景音乐和采光上运用的很熟练,在给人舒适爱意的环境下逐渐带入自身感受。

  不好说,感觉有点玩脱。电影一开始是哲学史诗级科幻大片的感觉,没几分钟那对有个绝症儿子的夫妇领养了一个机器人小孩后,就变成了恐怖片——一陌生小孩窝在你家,走路悄无声息,晚上从不睡觉,一天到晚专会忽然出现在你面前喝你一跳,还有一个有着老男人嗓音的白脸泰迪熊,你说怕不怕!拍了一会导演心说不对啊,我走的是温情路线啊!于是那小孩在一次发出毫无意义且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后,妻子就对他有了感情!经过类似巫术的诡异仪式后,小孩认了妻子做妈妈,却还满怀醋意和敌意地叫丈夫“亨利”,妥妥的弑父取母俄狄浦斯情结!之后各种违背机器人三原则,半夜拿剪刀戳妈妈、拽着小孩溺水等等暴行不在话下。其实也没怎么在意他的妈妈赶紧趁机把他给扔了。

  之后裘德洛出场!这时的他还没秃顶,当然也没跳出妖艳美男的戏路,演了个机器人男妓。大家很兴奋,心说终于变成了情色片。但导演很严肃很深沉,画面匆匆一转就到了机器人屠宰场,于是又变成了B级片。可是场内观众们你们好无聊啊,看机器人花样销毁就激动成这样?好歹来个机器人角斗啊!

  无聊的观众们忽然良心发现,掀起暴动让小孩和男妓趁乱离开(Freedom!)然后~是的你没看错,在一个东莞式的城市里,他俩没有拯救失足女机器人而是去玩投币问答机器去了!然后这个类似街头算命的东西告诉小孩想要变成真的人,就在某某地找一个仙女!看吧,到了这里电影又成了童话故事。

  导演又忽然清醒,哦对弄啥哟我在拍科幻片呢,仙女这不扯吗!于是仙女的住所就变成了生产小男孩的车间。告诉我,为什么这么一家国际化大公司会把厂房建在一个废墟里面!你能想象苹果总部在马栏山吗?

  小孩看着跟他同一批次的产品们很伤心,原来我不是the one啊,一个型号的挺多啊。那我掰掰吧。然后就自杀了!可是你一机器人又不要呼吸,寻死去跳水这不扯么!下次我自杀也去买块豆腐撞撞可以么?

  到了水底又看到仙女了。导演始终保持清醒:一定不能变成童话故事一定不能变成童话故事!结果仙女就只是一个塑像而已,小孩烧香拜了半天也没显灵。导演盘算着这年头地球人已经满足不了你的要求啦,于是嗖!时间跳到2000年后!一群水银星人粗线了!他们粗暴地插入——小孩的记忆,还把仙女做成动画片放给他看。这时候小孩也不提自己要变真人这茬了,说我要妈妈!水银人一摊手说不好意思啊没有你妈的DNA,然后那个泰迪熊就拿出了一撮——保存了两千年的头发!熊啊你也太猥琐了吧没事你藏着女主人的毛是什么心态呢?水银人心想我靠我本来想编个理由推掉的没想到你丫还真有,不行我得再编一个,就说你妈就算活过来也只能活一天啊保质期太短不然就算了吧。没想到小孩说老子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以前是他们拿我当替代玩具,老子今天也搞个充气娃娃玩玩。结果妈妈真给造出来了,一看全人类都没了,老公儿子更没了,就剩你了,那这一天就这么凑合过吧,然后就过去了,妈妈睡着了挂点了。导演松了口气说可算完了再长我可就编不下去了只能让上帝他老人家再下凡了。赶紧赶紧!画外音!打柔光!你俩继续闭眼!好词儿念完了!快快快放字幕!先打我名字!好剩下你们自己填吧,我去参加新闻发布会啦么么哒!

  这片子看的时候就觉得挺不对劲的,这神神叨叨的风格不像是老史的啊,后来才知道是库布里克想拍的。可是味怎么这么不对呢?这大概就是大神和大师的差距吧。

  为什么给机器人创造了感情,却又要不含丝毫感情的毁灭他们。羡慕机器人永不毁灭,又嫉妒他们永不毁灭,想尽办法毁灭他们。看到最后,戴卫孤独的一个人,永恒的执念,觉得长生有什么好。或许就是生死有尽时,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就像一个睡前故事,与其深究机器人与人类的进化和变迁,还不如感叹电影把人的情感表达的十分美好。

  机器管家里面是爱情,人工智能里面是亲情。就像彼得潘来看已经长大的温蒂,他奇怪无法相信,也不明白,这现实的无奈,所以他不想成为大人,但是他又深爱着温蒂。同样是罗宾威廉姆斯演的虎克船长,一个妥协的彼得潘,烦恼着生活的烦恼,承担着成长的责任,然而他并不后悔。

  就像大卫的执念,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的时候电影也是种安慰,就像许仙说的那句,我就是贪恋美色,我就是贪恋红尘。

  明明知道生活很愚蠢,却还是十分想成为一个拥有人类感情和灵魂的普通人。难道不是又一个海的女儿吗,为了一种爱,一种灵魂,她愿意放弃自己的三百年寿命。就像机器管家最后的最后,罗宾为了证明自己是人了,让自己死亡。

  而大卫一遍又一遍对着水下公园里,斑驳的蓝仙女祈祷,泰迪熊坐在旁边看着他,心里会想什么?无奈还是感动?

  这就是一个让人看了,心里难以忘记,揪着心的悲伤又美好的故事。是每个童话故事的作者心里的映射,就像一直追着虎克船长的闹钟鳄鱼 ,难以摆脱,又十分惦记╮( ̄▽ ̄)╭

  你们发觉没,男孩的爱,只是对妈妈。因为他明显对鸭子(鸭子被抓走)和泰迪没有这么深的感情。所以。。他的爱是程序使然。

  《人工智能》源自于库布里克,完成于斯皮尔伯格,有这两位大师的心血,使它变得十分厚重。影评人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剖析,希望能打开机器人的内芯,寻找出生命永恒的意义。尤其是贯穿着全片的那份深深的“爱”,更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美国人不止一次在他们的电影中涉及到这个话题:人类创造了无数件相同的复制品,包括玩具、机器人,本来它们是无生命的,没有思想和感情,但假设有一天它们可以思考与爱,那么它们各自就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一员,不再与其它复制品或相似者混为一谈,它们对主人来说也就应该成为生命中的唯一。

  比如《玩具总动员》中的巴斯光年,虽然玩具商店里这样的机器人有很多,但只有这个巴斯光年是安迪的玩具,它只属于安迪一个。所以安迪就成为了巴斯生命中的唯一,而对于安迪来说,如果这个巴斯坏了或丢了,他可以去商店里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回来,巴斯对于他来说就是无数个相同玩具的其中之一,安迪对巴斯的感情仅止于玩具,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在影片中,由于人类并不知道玩具拥有生命,所以不可能对它们投入感情,所以才引发了“玩具三部曲”中的那些故事。观影中,我们会思考这些矛盾与冲突由何而来,想来想去,根源还是在于人类与玩具世界之间无法沟通。

  《玩具3》中当抱抱熊被小主人意外丢失之后,它怀着对小主人的深情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她的家,却发现在小主人的睡床上,她在给另一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抱抱熊讲故事,那一瞬间观众和它的心一起碎了,眼睁睁地看着抱抱熊从一个憨厚可爱的天使骤变成一个自私蛮横的恶魔。

  对它来说,主人是见异思迁,根本不爱自己,而对于主人来说,当她丢失了心爱的抱抱熊玩具时,她在最快的时间内又买了一个新的抱抱熊,其实是对这个玩具抱有深厚的情感。她只知道自己离不开这个玩具,而不会去管这个玩具还是不是原先的那只。一切只怪人类与玩具两个世界的差异与疏离。

  迪士尼的《闪电狗》中,闪电狗波特在与亲爱的女主人佩妮离别之后,历经磨难重新再见佩妮之时,她却在与另一只闪电狗在拍电影,这一幕带给观众的伤感与抱抱熊的观影经历一样,都是失去了“独有的爱”之后的失落。

  但由于狗在现实世界中是生物,拥有生命,与人类也互有感情,所以最后佩妮还是和波特重在一起。可见,人类对待无生命的玩具和有生命的宠物所付出的感情,还是有区别的。

  《人工智能》中,大卫是一个拥有人类感情的智能机器人,并且母亲也知道它具有情感,这就预示着母亲至少应当把他当做“闪电狗”来看待,而非一只普通的“抱抱熊”,但狠心的妈妈却将大卫故意丢弃在森林中,它的命运甚至还不如被遗忘的玩具熊。

  影片的后半部分,大卫看到了科学家制作了很多与自己相同的复制品,但他仍旧相信自己是母亲生命中唯一的一个机器人小孩,所以他才从始至终没有改变自己的理想,虽然这份爱过于虚无和脆弱,但他依然等候千年,死生不变。

  “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小王子仍然在对她们说,“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罗,我的那朵玫瑰花,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全世界有无数个小男孩,但对于这只狐狸来说,它只需要与其中一个小男孩(即小王子)建立“驯养”与“被驯养”的关系,正如同闪电狗波特只需要一个佩妮,巴斯光年只需要一个安迪一样。对于狐狸来说,它只希望和主人成为宇宙中彼此的唯一。这就是驯养的意义。

  小王子对那只独一无二的玫瑰花的感情是通过他对其它5000朵玫瑰说出来的,他把驯养的范畴从有思想的动物升华到无思想的植物。因为在特殊的环境下,小王子曾与那唯一的一朵玫瑰建立过深厚的感情,所以当他看到群芳斗艳之时,他心里想到的也只是自己拥有过的那一朵,虽然它们的外表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只有它是属于他的。过路人会认为它就是众多玫瑰花中的一支,没什么特别,而对小王子而言,这朵被他浇灌过、保护过、修剪过、倾听过的玫瑰却是他生命中的唯一的花。

  别说对待无法沟通的生命或非生命了,就是在对待爱情方面,还不是有很多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吗?他们(也许还包括我)不明白爱情就是一种“驯养”,女孩完全可以套用狐狸的话,对花心的男孩说:“对我而言,你不过是个男孩,就像其他千千万万的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不过是个女孩,和其他千万只女孩一样。然而,如果你爱我,我们就将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的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人们在恋爱时,应该去思考一下,这世界上男男女女那么多,为何我和她(他)走到了一起,为什么只有她(他)是属于我的。贾宝玉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生命中的唯一的狐狸去驯养,爱那朵只属于自己的玫瑰,不要在千千万万只狐狸群中无法抉择,也不要沉溺在五千朵玫瑰的花花世界中难以自拔。“不要为了一棵树而失去整片森林”这句话,充满着太多辩证的诡异,只能去安慰伤心人的心,而无法使爱变得永恒。(2018年按:我那时对爱情的观点多么纯粹!)

  连宠物、玩具和机器人都知道,丢失了原来的自己是不能用另一个新家伙代替的;那么,有着丰富感情的人呢?怎会无情到用去新的复制品去代替自己所爱的人呢?若是不尊重驯养的定义,对方不是像抱抱熊一样坠到人间地狱就是像大卫一样跳进无底深渊,它们的世界从此将不见天日。

  人类确是活得快乐一些,因为大多数人可以厚着脸皮去另结新欢,丝毫不被旧时记忆束缚,而它们(包括一部分人)却不行,失去了对方就是失去了所有,因为你是它们生命中的唯一。

  创作者们通过这些人类无法沟通的生命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它们具有人类的感情中理想化的一面,也就是追求情感的唯一与永恒,单纯而执着,不受外界干扰,也不会产生变化。

  但这只是理想境界中的结果,人类的情感是复杂和变动的,不可能永远遵循理想状态的轨道。所以,当借助动物、玩具和机器人去讽刺批判人类忘恩负义之时,也不要忘了人类作为社会个体客观存在的复杂性。

  但是,美好的愿望总是积极向上的,值得每一个人去追求,珍惜眼前的彼此,它可能就是你生命中的唯一。



上一篇:人工智能的下一步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定义生命?
下一篇:有哪些好看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